印何禎

最近想到一個全新的點子,是一款類似小蜜蜂的射擊遊戲,主角的能力可以在過關之後使用加點的方式提升。遊戲的背景是設定在國中時代,一個據有高度白爛意識的年代,主角印何禎為了手刃死對頭度藍明,而展開一連串的戰爭,不料漸漸被捲入一場陰謀之中,最後主角可否化險為夷呢?

表達能力與寫作技巧

突然發覺自己好像很少寫些有關課業方面的事,就連在朋友之間也很少提及。想起之前有一位大學社團的學妹問我:「你在研究所都做些什麼事?」
「做研究阿!」我下意識的回答了一個有跟沒有一樣的答案。
「做什麼研究?」顯然我的答案並不能滿足他,但被如此反問的我卻頓時語塞,不知如何回答。並非我不了解我所研究的領域,但如何在隻字片語之間使對方(一個幼教系的學妹)了解我的研究主題並非一件容易的事。我扭曲著表情,並怕被對發現似的用左手抓著低下頭的後腦杓,思忖了半晌,腦中逐漸浮現出「網路」二字。
「我做的是網路相關的研究。」我略帶得意的說。
「喔!還挺容易了解的嘛!」不知是看在我想了老半天還是給了這麼平易近人的答案,這位學妹的回答稍微讓我鬆了一口氣。
我忍不住繼續補充:「就是類似像Google搜尋引擎那樣,我們就是要想辦法改善它的搜尋品質。」
「喔喔~~」學妹似乎也不知道該接什麼話,而這個話題也就這樣結束了。

事後我在想:我要是更能言善道些,也許可以把這個問題的答案說得更風趣漂亮些,但那似乎跟我做研究的態度背道而馳。而事實上,我也沒後悔我那時候的回答,甚至有點得意。直到半年後,我哥又問了我一樣的問題,這次面對的發問者更加的棘手了,我哥同我是資工領域,這問題可大可小,講不好還有被打槍的可能。雖然外表一付有點懶得回答的態度,但我仍然快速的將我這快一年來所有的作業回想一遍,然而最後仍答得不怎麼樣(應該說挺差的)。他的結論是:「你要多訓練,不然到時候口試鐵定被打槍。」「你說得沒錯,我還得多磨練。」我鱉嘴低聲回應。

--

在人生的旅程中總是可以遇到一些讓人感受到難以望其項背的人,但我總相信自己一定有某些別人難以替代的特質,那些特質就是我的特異功能,所以我在這領域很少自悲。我並非是個寧為雞首不為牛尾的人,事實上,甚至不乏角逐牛頭的企圖心;我知道想要有所成就,當然得端出點像樣的東西出來,不過聰明這兩個字似乎從未讓我體驗過它的滋味,有這層感嘆自然是遇到了一些讓我覺得非常聰明的人,他們的理解力記憶力表達能力都遠遠凌駕在我之上。對於這些人,與其說是羨慕,到不如說是敬佩,我很欣賞他們與生俱來(或後天養成)的能力。我觀察他們對於時間的分配,我察覺到他們鮮少熬夜,他們更寧願隔天早上起來做未完成的事。反觀我晨昏顛倒(我極度認為這有可能是導致我頭腦逐漸腐朽主因之一,還有常擤鼻涕也是)、飲食不均、意志不堅、做事不專、效率不彰,時間就這麼虛度過去。這是我當下最嚴重的問題,絕對要在近期內改善。

--

寫到這裡,突然想來一段憤世忌俗的抱怨(此部分純屬個人意見)。有些人總是喜歡用一兩個名詞或動詞就想要含括一切想表達的話(然後自以為詩意盎然很有文學素養,而事實上別人根本搞不懂他想表達什麼),連我自己也常犯這個錯誤,這種毛病在下文章標題時更是屢見不鮮。有的時候用字簡短精煉確實能夠增加想像空間,並增加可看性(閱讀時一氣呵成,不為贅字所擾),但是如果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遐想,我多半會選擇更清楚的方式表達(不過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)。也因為有的時候自己的跳躍性思考,常造成文章出現大量斷層(也就是所謂的跳痛,當我發現這問題後,就乾脆直接把文章切開,算是折衷的辦法),但良好文章的每個句子(甚至段落間)是必須承上啟下的。而且補齊了被忽略的部分,文章的篇幅自然會擴大。所以我們老師常常不擔心沒東西寫;只怕沒空間寫。

--

這種切豆腐式的寫法應該是最後一次了吧(雖然真的幫我節省了很多時間,但是該練習的還是不能避免)。

我發覺整篇下來還是沒提到什麼專業的東西,我想以後可能也不會有(可能要到我出師那天吧)!!

困擾

最近有很多困擾,不論是對於課業、愛情、友情甚至人生,都有數不盡的問題值得我去思考。失眠的情況也日益嚴重,漫漫長夜伴隨著種種回憶,好多話語在我腦海裡重覆的打轉,為什麼印象會如此深刻,為什麼我被迫一遍又一遍的複習這些事件。太多、太雜亂的思緒我一時還沒辦法整理得清楚,所以只有用片斷的方式陳述幾個已經想的比較久的問題。

--

甚麼是愛

每個人對這問題的答案都不會一樣,有誰能說出一個讓大家都認同的答案?我聽過不少版本:

浪漫系:愛是很多很多的喜歡、愛是魂牽夢縈的思念、愛是生命......

務實系:愛是責任、愛是可以犧牲、愛是怕不夠又怕他太重......

音樂系:愛是恆久忍耐、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、不張狂、不做害羞的事......

怎麼去定義這個字?為什麼我要去想這問題?這又是另一個問題。如果無法了解什麼是愛,誰敢說他愛過誰?他又能夠去愛誰?又要怎麼愛誰?

--

不快樂

個性好強如我,從來沒示弱過,也從來沒想過是什麼,總是吃苦當吃補的度過種種難堪的日子。直到前陣子,有人問我什麼人不想離苦得樂?引發我開始思考離苦得樂的正確性,這麼做對嘛?

我的結論是:離苦得樂是正確且正面的,而且我也想離苦得樂。

於是我開始正視我的苦,它一直都在,只是我常常刻意忽略它,甚至有時利用它成為我的動力。但我仍然不快樂,我仍然苦。這問題沒辦法歸根究柢,也許世人都承受苦,是人就會有苦。我們人生來就有一些業障要清除,如此我們的磁場才會飽滿(所以幫助別人可以得到快樂,很容易就說得通)。

如果說貪心是我痛苦的來源,那不如說貪心是我的業障。怎麼說?因為我不能選擇我的本性(本質),強迫自己什麼都不爭取就會快樂嘛?不可能。而我努力爭取來的東西,真的滿足我了嘛?並沒有。

如果說想太多是我痛苦的來源,那不如說缺乏大智慧才是我痛苦的原因。很多事我想來想去還是想不透,只是原地踏步而已。我沒辦法不去想那些事,而且什麼都不想(或不能)也是另一種痛苦。

--

知足常樂

我知道,我一直都知道我已經很幸福了,所以我從來不願意發表什麼怨言,或自憐自艾什麼的。但我發覺這其實不是一個好現象,很多事不說出來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傷害,人們往往高估了自己忍受痛苦的能力,所以總是受苦。

珍惜,是大家最常喊的;糟蹋,是大家最常犯的。光是問說:誰珍惜自己了?就可以趕跑一票人了。

--

成熟

先不討論成熟的定義(不然又會扯一大篇出來),可以肯定的是:我還不夠成熟(夠的定義是什麼?在此不談)。

這反映在很多事情上面:老師說我還不夠成熟,所以有些事還不能交代我做。學長告誡我們天要運動,作息要正常,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修行,但這是必要的。家人提醒我飲食要正常,多吃青菜水果,我慢慢才了解這些事的重要性。關於成熟這點還有很多事,我只提了滄海一粟。

--

原本打了一些比較情緒性的話又被我刪掉了,也許感情本身也是這樣反反覆覆的吧,這個主題是少數想越多往往越糟的一個(所以我也不打算多寫),但最近看了一些網誌,覺得挺有道理的:只有心靈契合,才可能存在真正的感情;所以不是誰的錯。這樣想的話,似乎很多事都可以解套不少。

--

雖然想了很多,但我的本質仍然沒有改變,需要擁有大智慧者才能點醒我。

沒錯我是個庸人。